金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以华晨汽车为例,发行债券出现违约,过程是 [复制链接]

1#

较早些年份而言,我国债券市场的违约情况大多集中在民营企业信用债券,这使得市场对国有企业信用债的偏好加深。

然而,年国有企业信用债券的扎堆“爆雷”事件,彻底打碎了市场对于国有企业的“信仰光环”。

许多违约国企的违约行为受到市场广泛质疑,国有企业自身在债券违约前也存在一些可疑操作。作为辽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的重点国企,“华晨汽车”集团成立于年6月,成立之初名为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

十年之后,华晨汽车与金杯汽车进行重组,成立了现如今的“华晨汽车”集团,企业性质为国有独资企业。

发债规模

“华晨汽车”集团的债券发行规模变化明显,较早些年份而言,“华晨汽车”集团发行债券的只数相对较少,-年间甚至没有债券发行,说明集团在前几年自有品牌竞争力较强、经营状况较好,内源融资较稳定,不需要依靠外部融资来进行项目投资。

从年开始,“华晨汽车”集团发行债券的数量显著增加,年更是达到最高点,印证了“华晨汽车”集团近几年经营情况逐渐退步,需要靠外部资金流入来维持企业生存。

年上半年,集团发行债券的数量显著下降,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内部情况有所好转,更可能是因为二级市场对于企业的评级有所下降,使得集团发行债券的能力受到相应约束。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华晨汽车”集团近年来越来越依赖债务融资,一定程度上说明“华晨汽车”集团很可能陷入财务困境,资本结构存在问题。

票面利率

由于债券信用利差通常与债券违约率呈现显著的正向关联,因此,本文对“华晨汽车”集团近年来发行债券的票面利率进行梳理,并将其与市场平均票面利率进行对比,以此验证“华晨汽车”集团违约背后的信用利差效应。

由于“华晨汽车”集团自年才开始大规模发行债券,因此在至年间,投资者对于“华晨汽车”集团的债券还比较青睐,对于集团的偿债能力也比较信任,从而对集团发行债券要求的风险溢价也相对较低,此时集团的票面利率低于债券市场平均水平。

年后,集团早年发行的债券来到集中兑付阶段,债券所具有的信用风险也有所增加,投资者对集团债券要求的风险溢价也有所上升,集团债券票面利率呈现上升趋势。

然而,在票面利率上升,即偿债成本上升的同时,“华晨汽车”集团依旧选择进一步扩大债券发行规模,明显具有无视风险、恶意发债的倾向。年以后,债券市场平均票面利率有所下降而“华晨汽车”集团发行债券票面利率显著上升,说明“华晨汽车”集团发行债券的风险已经超乎市场预期。

债券违约全过程

“华晨汽车”集团的债券违约事件,导火索在于其数年前发行的“17华汽05”债券无法按时向投资人兑付利息。

“17华汽05”债券的发行方案,早在年就已经在“华晨汽车”集团的内部会议通过,并向相关主管部门提交发行申请。年二季度,辽宁省国资委批准了“华晨汽车”集团的债券发行方案。

在这款债券发行之后,“华晨汽车”集团在后续几年里还陆续发行了多期债券,包括年发行的40亿元企业债券、年发行的80亿元债券、年发行的20亿元多期债券等等。

在“17华汽05”债券无法按时付息事件引爆之后,“华晨汽车”集团于年10月发布公告,承诺将会在短时间内筹集资金用于该款债券的还本付息。但是,此时“华晨汽车”集团本身的流动资金已经接近枯竭,是否能够如期还款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由于多方筹集资金失败,“华晨汽车”集团于11月4日正式发布公告,宣称“17华汽05”债券出现违约,无法偿还本息。

除了“17华汽05”债券以外,“华晨汽车”集团仍然有总额超过亿元的多起债券尚未到偿付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18华汽01”的价格变化,该债券价格早在年8月便大幅下跌,原因在于当时市场传言交易所将对该债券停牌,导致投资者负面情绪发酵。

之后由于“华晨汽车”集团频繁发生股权转让事件,引发该债券价格进一步下跌。这说明,“华晨汽车”集团债券信用风险的暴发并非毫无预兆。年11月13日,全国企业破产重组案件信息网发布了关于“华晨汽车”集团破产重整的消息。

根据民事裁定书,提起“华晨汽车”集团破产重整申请的是格致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理由是“华晨汽车”集团资不抵债,但具有重整价值。

这意味着,破产重整只涉及“华晨汽车”集团内部品牌,并不涉及华晨宝马等合资品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