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创新催生企业强劲发展动能
近日,DAM15N发动机点火——东安动力M系列第二代发动机平台首台高效节能动力发动机研制成功。这款发动机不仅可以降低油耗、减少有害气体排放,未来该发动机平台还将融合新能源技术,形成传统动力和新能源产品并驾齐驱的“东安动力格局”。
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以修理、研制、生产航空发动机为主的军工企业。从改革开放初期,东安动力研发出国内第一台微型汽车发动机,替代进口产品填补了国内汽油发动机技术空白,到目前公司有50余个项目同时运行,年生产发动机26万台。“以奋斗者文化为给养,文化铸魂;持续不断研发,攻坚克难;立足市场根本,着眼长远;坚持精做产品,不打折扣。”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杨宝全说起企业发展的一席话精炼而有力。
研发攻关不打折扣做产品
在杨宝全的办公室,一张展板上标注着50多个项目同时推进的任务分解表,就像一张张作战地图,集结着东安动力人瞄定目标、奋力攻坚。年入职东安动力的杨宝全就在研发中心做产品开发,从一线研发人员到企业管理层,杨宝全深谙拥有成熟、稳定的研发团队快速应对市场需求,对企业生命力至关重要。
从年各系列发动机产品全面电喷化,凭借不断研发革新,东安动力一直走在发动机技术革新的前列。能够让企业屹立不倒、持续向前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杨宝全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个多元的体系,一是东安动力具备高性价比的系统集成能力,可以满足各类客户需求;二是专注聚焦轻型商用车市场,并逐步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三是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发动机平台满足国六排放、商用车三阶段油耗、乘用车四阶段油耗等法规要求,可提供含传动系统的动力总成一体化解决方案,国六产品提前上市,这些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让东安发动机在行业中的美誉度一路向好。
技术升级大刀阔斧见效能
在东安动力工作24载,杨宝全见证着企业在技术上的不断创新升级。
“对东安动力来说,行业标准升级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杨宝全说,近年来,东安动力在深入解读行业政策法规、预判汽车市场发展趋势的情况下,大刀阔斧地进行产品转型升级,果断淘汰了老平台发动机产品,顺利实现了由F系列、K系列向M系列发动机的产品转型,丰富M系列平台发动机型谱,形成自然吸气、增压直喷、增程发动机三大新平台,打造了一批被市场争相搭载的明星机型。
今年,为确保满足市场需求,东安动力一方面有意识的通过生产拉动其产能提升,另一方面应用快速转换技术,提升转换效率;通过合理优化配置资源,工艺改进、工位平衡等手段提升产能。企业日产能已由年初的台稳定在台。
市场开发深耕细作结硕果
在东安动力一直流传着“三转一响”的说法——“全厂围着生产转,生产围着销售转,销售围着市场转”,归根结底是“一切以响应客户为中心”。“我们小组三班倒从8月10日起一直没有停产。9月份,小组产了1.9万套,创了历史新高。”用东安动力机加分厂缸体二工段青春班组组长温春富的话说:“在班组现场,你可能闻到的是机油的味道,但我们闻到的还有市场硝烟的味道。”
为什么东安动力上下能有如此敏感的市场嗅觉?“这源于市场竞争的压力传递,更是企业重任扛肩的使命所系。”杨宝全总结道,东安动力自年融入兵装集团以来,10年间企业文化聚合力、产品开发力、市场响应力等,都得到了极大提升。
东安动力聚焦商用车市场,紧抓市场机遇、快速响应客户需求,采取地毯式扫描目标市场、主动沟通,针对车厂实施“一厂一策”,成功开发东风、五征、长安跨越、凯马、唐骏、黑豹、金杯等新车厂,累计立项开发50余个国六项目,多个项目已经量产上市。目前,东安动力配套车厂已由10年前的4家增加到33家,在行业形势整体不乐观的情况下,东安动力产品产销量实现逆市上扬,年全年发动机产销量同比增长四成多,在独立存在的六家发动机企业中,累计产销量排行较同期从第四位跃居至第二位。
来源:黑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