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再下一城,也让人们预感早已沉沦的品牌——中华似乎走向消亡。
8月31日,华晨集团、辽宁鑫瑞、华晨动力等12家企业实质性合并重整案召开第二次债权人会议,关于“中华”品牌汽车生产相关部分资产及华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股权的财产变价方案经债权人表决通过。随之,宝马中国将作价16.33亿元收购中华品牌汽车生产相关部分资产及华晨制造有限公司股权的消息引爆车圈。
对此,宝马中国方面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我们希望以实际行动支持华晨集团的重组,并致力于进一步拓展我们在辽宁省的业务。我们希望使用华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现有的生产能力。不过,该项目仍在有关部门的审批过程中。”
华晨集团内部相关人士表示,关于议案相关事宜将在近期内发布公告,以公告内容为准。
在业内人士看来,宝马中国收购华晨汽车制造方案获通过,已经历时9个月的华晨集团破产重整第一次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但重整之路仍然道阻且长。与此同时,华晨集团出售中华品牌汽车生产相关资产及华晨汽车制造股权,也意味着华晨中华品牌未来或将不复存在。
华晨的“救星”:从利润牛奶到溢价收购
“严格来说,收购的不是中华品牌,是中华品牌汽车生产相关资产以及华晨汽车制造股权。”
随着“吞下中华”舆论发酵,宝马中国公开回应,“在辽宁省和沈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宝马集团在过去18年中与华晨集团建立了牢固的合作关系。对于宝马而言,辽宁省和沈阳市已成为中国关键的创新和生产基地,也是我们未来在中国取得成功的基石。”
此次收购为何出价16.33亿元?据悉,这是根据此前审计、评估机构已完成资产清查审计报告及评估报告初稿,截至年11月20日,华晨集团等12家企业的资产评估市场价值为.8亿元,其中主要包括华晨中国股权.22亿元、金杯汽车股权相关资产19.3亿元、“中华”汽车品牌生产相关部分资产合计12.33亿元、申华控股股权相关资产8.33亿元等。
具体来看,“中华”汽车品牌生产相关部分资产合计12.33亿元,其中包括土地使用权3项价值2.4亿元,房屋建筑物19项和构筑物20项价值7亿元,机器设备项价值2.93亿元,以及华晨集团持有的华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股权。由于资产与负债相抵,价值0.45万元。
与资产合计价值对比来看,宝马中国出具的16.33亿元收购价格有4亿元溢价。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曹鹤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宝马中国是溢价收购,溢价的4亿元相当于购买整车生产资质。收购完成能够有助于宝马快速提高产能。对于华晨集团而言也有利,剥离不良资产,可以降低重整的复杂性,也能快速回笼资金。
对此,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也有相同观点,其认为通过此次收购,宝马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进行产能等方面扩张,加速在中国市场的布局和发展。
实际上,于华晨集团而言,宝马多年来一直“救星”般的存在,包括利润上依赖华晨宝马。年上半年,华晨中国营收为14.5亿元,净利润达40.45亿元,其中,华晨宝马对的利润贡献为43.83亿元,也就是说如果去掉华晨宝马贡献的利润,上半年华晨中国处于亏损状态。
这一窘况并不罕见,或者说已是常态。将时间拉长至年-年的五年内,如果剔除华晨宝马所贡献利润,华晨中国的利润分别为-5.4亿元、-6亿元、-8.6亿元、-4.2亿元和-10.64亿元。
贝壳财经记者将统计起始点倒退至华晨宝马成立的第二年即年发现,这一年至年的15年时间里,剔除华晨宝马的利润,华晨集团仅有年、年和年实现盈利。可以说,华晨宝马为华晨集团提供了亮眼的业绩,但也掩盖了其自主品牌羸弱的现状。
年,宝马集团以36亿欧元的价格收购华晨集团持有的华晨宝马25%股权,计划到年完成完全交割。按照协议,到年宝马集团将持有75%的华晨宝马股权,同时华晨中国不再合并华晨宝马的财务报表。华晨中国乃至华晨集团都将面临利润的大幅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