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忠县当地的第一个万元户,用农村装化肥的蛇皮口袋,怀揣母亲给的块路费,和她的梦想,踏上了东去的轮船。峡谷拼命挤压着江水,想永远束缚它;而江水却百折不回,坚毅、痛苦,咆哮——冲出峡谷,奔向大海。险峻峡谷并不能成为重庆人思想和行动的桎梏,反而磨砺出重庆人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不屈精神。(李亚琼)9年后,李亚琼坐在江北嘴西派城万的豪宅里,说:我还要回重庆二次创业。不安现状的万元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万元户,绝对的凤毛麟角。“你家里都是万元户了,为什么还要出去?”我小心翼翼。“没有出去的时候,还觉得自己家还挺好的,看见外面回来的人,过得比你好,会觉得很有趣,比城镇户口的教师等,都还要过得好”。李姐说:“我是标准的大山里的孩子,距忠县县城还有半小时车程,那个时候就想,我一定要出去,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光靠农村老家,挑点谷子卖,人生没有意义。”(摄影师:余生)当时踏上轮船的时候,李亚琼的想法是赚够10万块钱回家。年的时候,打工的底薪是10块钱,已经很不错了,不过即使加班费加起,要多久才能存到10万块钱?当了1年的学徒到了外面的世界,什么都不懂。那个时候找工作,就是去看报纸的中缝广告。块所剩无几,一定要先找个工作。看见服装厂在招学徒工,就想家里做过服装的,就进服装厂吧。其实那之前,服装厂是什么样子都没见过。进去后,看到有给纽扣割缝的,那就先学这个吧。“然后一学就是1年?”在服装厂上班的时候,老板开的车是一个广本,那个年代30多万的车,那超级好了;那个时候那个几百块钱的工资,要买这个车,得多久?但我发誓我这一辈子,一定要买一个这个车,我必须得把老板的东西学完,后来还兼搭着做一些外贸,就是复活节的工艺品之类的,这一干,就是1年。“后来也买广本了吗?”哈哈哈,后来我第一辆车是宝马。没伞的孩子,只能努力奔跑年自己开厂前,全靠一个宜宾的四川老乡教。那时候是真穷,每天晚上卡着手表,去坐11点30分最后一班公交车,1块钱那种,块钱的空调车舍不得坐。后来想,一直打工的话,肯定是买不起广本的。
(李亚琼)
那时候还真是敢想敢为,以为懂完了,现在看来是什么都不懂。当时就抱着“肯学肯做能吃亏”的想法,无知无畏吧,问朋友借了一万块钱,就把服装厂开起来了。现在要投资一个什么东西,首先要算,这个房租多少,备用金多少,亏了怎么收场……当时没有那个概念,就是简单算,房租块,二手的机器多少钱,手上还有剩,为什么要害怕?那懵懵懂懂就开始创业了,是怎么坚持过来的?“没有伞的孩子,你得努力奔跑”。“那个时候说穿了就只能做一些服装加工,批发商一般会下午5点下单,然后工人吃过晚饭开工,裁剪到晚上9点,车工开始整理,工人都是计件工资,一直干到凌晨5点,我就在厂子里边守着,中间去车间看看,每天只能睡个小时。后来有个客户在杭州,工人加班到凌晨,我头一天才拿驾照,第二天一早就自己开着金杯车去杭州送货了,现在想起来,那时候真是胆大”。吃得了亏,才打得“拢堆”光靠吃苦就能成事?李亚琼说,自己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从小父母就教育她一句重庆话:“吃得了亏,才打得拢堆”,这个社会没有人比你笨,能吃得了亏的,才会有朋友长期合作。当时在上海,碰到一个重庆老乡,就因为说了几句重庆话,倍感亲切,然后没有合同没押身份证的情况下,十多万的货就直接给人发过去了。开始还有点懵,后来想都是重庆老乡,如果人家暂时给不了货款,就当吃亏是福,权当帮老乡了。
(李亚琼)
后来呢?后来帮的这个朋友,人家在重庆也买了好几套房和豪车,当时举手之劳,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还是重庆的女儿“从踏上轮船的那一天,出去快30年了,但我户口还是在重庆;小孩本来可以入美国籍,或者户口上在上海,也能当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但后来还是逆流而上,把小孩户口上回了重庆”。李亚琼说,小孩户口在重庆后,要在上海上国际学校,很麻烦,但她也觉得值。儿子超级喜欢吃火锅,让她觉得,儿子流淌的也是重庆人的血性,十多岁的儿子,去美国考了飞行执照,走遍了世界30多个国家,说全世界最好的城市,还是重庆,这种有“根”的感觉,也必须在重庆买套房。
(西派城一期实景)
“那就买了西派城?是觉得重庆房价便宜吗?”我又问。也不完全是。李亚琼说,我们现在在上海住的房子,就在汤臣一品旁边,重庆这个两万多的房价,看起来是便宜。不过呢,我目前一年回重庆还住不到1个月,花七八百万买个房子,这么算下来,还是挺贵的。可是挡不住儿子喜欢呀。当时开盘的时候,带儿子回重庆,就顺便过来看了,没有买,后来全家人都飞到美国了,还是心心念这房子阳台上的游泳池,然后又订票飞回来,直接拿下了。回重庆要二次创业
李亚琼的先生,骨子里也流着重庆人的血,祖上年的时候从重庆飞到了台北。
先生说,上海在慢慢转型金融服务业,生产企业大部分往内地迁,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当年出去打工的,慢慢都不愿意离家太远,都回乡创业,很多带有技术的人才,通通回来内地来扎根,尤其西南方向,成渝双城经济圈的两大重镇。国家战略把重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庆的市场又那么大,这个时候,也是我们回乡创业的时候了。
(摄影师:余生)
李亚琼也是淘宝第一批开店的,年的时候,就被马云邀请去开店。更早的易趣网之类的,其他人分不清直销传销不敢做,人家没有搞清楚,不会去想这个东西,也不愿意去尝试一些新的东西。但她就敢,原话是说:“只要不影响我生活不影响孩子,我都想去做一做”。临采访结束,加李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