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扬汤止沸VS釜底抽薪一汽大众奇瑞北汽 [复制链接]

1#
导读无论成绩多好的学生,考试后都会面临一项重要工程---试卷改错。这是一个让不少老师崩溃的过程。因为不管怎么讲、讲多少遍,总有学生依旧重复错误,从而招致严厉批评。类似现象,也常发生在车企身上,结果却完全不同。比如频繁发生的召回事件,竟被视作负责任的体现受到称赞,甚至还成为企业对外宣传的亮点。众所周知,汽车是一件精密产品,不但关乎出行品质、更关乎消费者的生命安全。这种生命价值的信赖,难能可贵。从此意义上说,车企需要有足够的耐心、足够的专业性来打磨品质,呈现给消费者尽可能安全可靠的产品,这是必须之举、也是应有之举。只是,近期频频发生的召回现象,暴露出车企的浮躁心态和待考量的技术水平。尤其是一汽大众、奇瑞、北汽新能源等领军企业的接连中招,显示出问题的严重程度。那么,车企热衷召回的逻辑是什么?产品问题频发的背后,又有哪些深层问题呢?作者:胡烽来源:铑财-铑财研究院“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这是中国最伟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中种反复强调的一句话。不过,仅靠司机规范行驶,是无法保持行车安全的。这与骑马的道理一样,若马失前蹄,再伟大的骑手也会坠马。此前,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FCA),由于安全气囊存在缺陷,长时间暴露在高湿、高温环境后,气囊爆裂并溅出金属碎片,引发三人死亡,五人受伤。显然,这并非司机安全行驶能避免的。汽车品质与安全驾驶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正因如此,我国早在年便颁布了《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要求车企对缺陷汽车进行修理、更换、收回等具体措施,有效消除其汽车产品缺陷。一汽大众开年不利开年以来,车市未见大的回暖,召回事件却频频来添乱。而且,还都是大品牌。比如一汽-大众奥迪,分别于2月15日、2月27日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两次召回计划,共计辆存在安全隐患车辆。2月2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消息,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将自年4月4日起,召回部分装备V6TFSI发动机的进口和国产奥迪汽车,共计辆。据悉,本次召回范围内的车辆,由于在供应商制造过程中发动机低压油轨零件的塑料焊接工艺不稳定,可能造成低压油轨密封性降低。车辆长期使用后,可能从低压油轨尾盖处渗出燃油,如果遇到火源可能导致起火,存在安全隐患。老司机们都知道,起火,是行车中最为危险的现象。若驾驶员此时在车内,轻则烧伤,重则失去生命。2月26日,美国《福布斯》报道,一位特斯拉车主在佛罗里达上周日下午的一场车祸中丧生。该车在事故发生一天后仍反复燃烧,驾驶员尸体也已严重烧伤,无法辨认。电动汽车发生火灾,后果都如此可怕。若是发生在起火速度更快的燃油车身上,后果无疑更严重。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一汽大众召回的几款车型,正是燃油车中大名鼎鼎的奥迪品牌。具体来看:一、年3月17日至年1月31日生产的进口奥迪A5、A5cabriolet、S5、A6、A6Allroad、A7、A8L、Q7汽车,共计辆;二、年3月2日至年3月14日生产的国产奥迪A6L汽车,共计辆。BBA(奔驰、宝马、奥迪),一直以质量过硬闻名于车市。为何此次会爆发如此严重,且大规模的质量危机呢?实际上,此次召回,并不是奥迪本身的问题。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邱宝昌表示,“召回”并非质量问题,而是缺陷,分为设计缺陷、制造缺陷和警示说明缺陷。根据邱律师的描述,一汽大众对奥迪的召回属于“制造缺陷”。而按照合资车企“外资管技术,中方管制造”的惯例,奥迪显然不背这个锅,漏洞之根在于负责制造的一汽大众。品控漏洞一汽大众,在品控方面存在漏洞。公开资料显示,导致此次制造缺陷的是一个零件问题,这显示出汽车做为精密产品的严谨度和专业度,也显示出品控的重要性。一定意义上说,每一个细小零件都决定汽车品质。这也是为何以匠人精神著称的日本丰田,能在工业基础更好的美国受到热捧,吊打其本土品牌的原因。显然,一汽大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此言,并非毫无依据。要知道,本次一汽大众的7万量问题车召回,距离其上一次大规模召回,仅不到9个月。资料显示,年6月份,因辅助冷却液泵失效安全隐患,一汽大众-奥迪宣布召回年到年间生产的奥迪A4Allroad、A5、A6L、A4L、Q5共5款车型合计65.90万辆。年10月,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召回部分进口奥迪R8汽车共计辆。令人玩味的是,奥迪在年全年销量成绩为66.08万辆。换言之,奥迪去年的召回量甚至与其销售量几乎持平。上述数据足以证明,此次一汽大众召回并非偶然。大规模及频繁的召回事件,体现出其品控漏洞是个常态问题。金杯银杯不如消费者的口碑,相比动辄几万台的吓人召回,不少网友对一汽大众产品的日常吐槽,也很能说明问题。据车质网编号的投诉显示,年2月27日其到佛山市奥迪4S店提车,车是通过北京中企回国人员购车服务有限公司购买的,在办车辆手续过程中发现此车严重漏油,4S店检测答复是可能出厂时加多了,溢出来的,也可能是变速箱漏油,不确定漏油原因。所以,本人要求退、换车辆。此车只跑了20公里。漏油问题外,变速箱异响、顿挫的问题更加普遍。投诉爆发3月11日,编号显示:最初,2到3挡换挡,能清楚地听到来自变速箱的异响;到现在,1、2、3、4升挡和降挡都有明显声音,而且现在伴有低速顿挫;我去过北京的几家4S店进行试车检测,告诉我正常。但如果上坡时,或大力猛踩油门,就不会出现,缓慢加油,缓慢换挡就会出现响声。经过这么长时间使用感受而言,更多的还是认为属于变速箱本身的质量问题。且有不少车友通过投诉以及厂商反馈,已经在质保期内免费更换全新的变速箱后,问题得到明显的缓解。因此,初步断定就是奥迪生产的该款变速箱存在严重的质量和安全隐患。目前4S店认为是正常的,且在本来就听到声音的情况下,还一口咬定是正常的,问公里数较少的试驾车为何不会响得那么明显,他们无法解释。也不肯向厂家反馈以及申请更换新的变速箱,导致我用车受到很大的精神、物质上的伤害,实在是投诉无门,祈求车质网帮忙协调和解决。谢谢!同一天投诉的还有:变速箱在降速时候3降2拖拽感特别强烈,耸车,担心长期这样会加剧变速箱损坏,强烈要求给个说法,必须给说法,并且解决掉这个问题!此外,2挡降1挡的时候发出“咔咔咔”或者“咔哗啦”声音,廉价感十足,特别掉面子!之前有打厂家反映问题,告知我说磨合期正常,胡扯八道简直一派胡言!目前我的要求:1.厂家解决掉我上述的所有变速箱问题。2.对该变速箱从新车到现在已经跑了公里,进行验伤,是否有损坏,如果损坏,提供解决方案。3.行驶中左前轮有呼呼呼风声。要求解决。上述两位网友的遭遇并非个例。据车质网数据显示,年国内中大型车总投诉量为宗。其中,奥迪A6L因变速箱异响、变速箱顿挫的问题以宗投诉,居中大型车投诉榜榜首。同时,在年中型车投诉排行榜上,奥迪A4L以条投诉也位居第一,变速箱异响和车轮异响是集中出现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汽车行业分析师万春雷表示:“变速箱异响、顿挫是双离合变速箱的结构性/系统性控制难题,原理问题导致的使用过程差异感受不尽相同,双离合变速箱的两个离合器在工作过程中持续磨损,机械磨损导致的间隙变化或会导致关联功能稳定性驾乘舒服性变差,严重到一定程度或引发动力的传输效能减弱,机械噪声,换挡冲击顿挫,甚至动力输出中断导致基本功能障碍。”从专家言论中不难发现,奥迪A4L与A6L两款车型频发的故障,有可能是严重事故的导火索。那么,造成变速箱异响、顿挫这一普遍问题的诱因是什么?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认为:变速箱异响、顿挫问题很常见,原因也很复杂,有材料问题,有工艺设计问题,有加工问题,外部人很难判断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内部研发人员比较清楚。真正原因还有待探讨,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奥迪A6L、A4L、A3等问题“重灾区”,都统一采用了双离合变速箱(DSG)。众所周知,双离合变速器可降低燃油消耗,但因使用大量电子元件,也增加了其故障率。值得注意的是,除奥迪系列外,一汽大众迈腾同样使用同种变速箱。值得注意的是,在年中型车投诉排行榜上,一汽大众迈腾仅次于一汽奥迪A4L,以条投诉高居第二。相比这些外在问题,一些隐性漏洞的危害性更大。3月11日,一篇名为《他们都买了奥迪车,他们都得了白血病》的文章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