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个SbbS和物联网的新物种实践 [复制链接]

1#

来源:钛媒体APP

G7工程师正在一台沃尔沃挂车头上安装双防设备,摄影/陈拯

一个阳光晴朗,却又北风肆虐的冬月,网络货运公司G7的两名销售人员陈丽华和孟晗,在北京四大物流基地之一的亦庄马驹桥附近,拜访了货运小企业主迟殿龙。

迟殿龙将公司驻点设在了距离京津塘高速很近的亦贸科创中心。陈丽华是G7的销售负责人,他这次来找迟殿龙,一是定期拜访,二是看看迟殿龙对公司的安全保险业务感不感兴趣。

迟殿龙做的是北京地区的城市快运业务,手里外挂自有车辆与外协车辆加起来一共有-台车,金杯、冷藏、箱货,甚至是依维柯这样的商用车他都有。从年的30多辆车,发展到现在的多辆,管理起来也是个难题。后来,他听人介绍,G7的无车承运平台比较好用,在年上半年接入了G7。

用迟殿龙的话说,G7系统使用给他们带来了很多便利,比如之前需要两个调度的项目,现在1个人就够了,之前需要1个人只管理一个项目的,现在这个人可以管理多个项目。节省出来的人力,迟殿龙将他们调配出来开拓新业务。“开拓新业务可能需要从下面培养新人,现在调度节省出来的老人不用培训,也省掉很多成本。”他说。

货运行业的利润已经远远不如从前,行业竞争越发激烈,同行之间的价格战不断压低运费,互联网的渗入也让货运定价更加透明。

所以迟殿龙在物流这十年,感受最深的一点是,公司营业额在成倍增长,但利润却远远没有赶上营业额的增长。迟殿龙能想到的保卫利润、节省成本的办法,就是要比同行率先拥抱新技术。

“我们也在用G7的开票服务,帮我省了不少事儿,再也不用东拼西凑找票据了。”迟殿龙说。

年初,交通运输部在全国开展道路货运无车承运人试点工作一年多后,发布了家无车承运人试点考核合格企业名单,这些考核合格的企业除了提供依托互联网平台的无车承运、车队安全管理、调度管理等服务外,还可以为像迟殿龙这样的中小企业解决开票问题。

G7、托运人、实际承运人关系图

无车承运的模式试点了两年之后,年1月1日起,“无车承运”改为网络货运,像G7这样在试点中表现良好的企业将可以拿到相关部门颁发的网络货运牌照。

也就是说迟殿龙选择的无车承运,也就是现在的网络货运,已经成为一种被官方承认的互联网时代新物种。

年3月,G7在全国的十几个基地,已经陆续开始了网络货运资质办理的相关工作。

天津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向G7旗下吉旗物联下发天津市首张网络货运牌照

跟随这个新物种的发展,物流行业正在逐步接入互联网,它的联网之旅是从一个一个安装在卡车各个部位的传感器、摄像头开始的。

G7也在这样的大潮中,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

模式的困惑:车队管理SaaS叫好不叫座

G7成立于年,也就是在迟殿龙进入物流行业的第二年。

早期G7的业务较多聚焦在车辆定位服务上。直到年,G7第一次发布了GREAT架构,最主要是给车队管理者提供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PS定位(Global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统)),以及自动结算及考核等。年,G7才推出智能管车产品,开始从经济性、安全性、时效性上考虑大车队管理的有效方法。

年的G7可视化系统相关界面

经济性上,G7智能管车将对车辆里程、油耗、经济转速、车速等方面进行在线化数据分析,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以油耗管理为例,当时车队一般以“包干”或者“实报实销”的模式进行油耗管理,但这两种管理模式都存在漏洞。一方面,在包干模式下,司机愿意省油,于是很多司机采取空挡滑行,以节省更多油,这对货车正常行驶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而实报实销的模式,又会有司机偷油倒卖。

G7的智能管车系统恰好可以通过实时数据识别出来司机的种种驾驶习惯。

安全性上,G7可以对司机驾驶过程的超速、超转速、急刹车、急加速、疲劳驾驶等安全事件实时在线分析,规范司机驾驶行为,提高车队整体运营安全系数;时效性上,即从车辆怠速、超速、发车准点率、到达准点率等KPI指标,对司机进行综合评定,实现车队的整体时效性管控。

实现以上功能,主要依赖G7推出智能设备——G7Smart,该设备与货车发动机连接,可对货车运行姿态、发动机油能等进行识别。目前G7Smart已经迭代至2.5版本。

G7推出的第一款G7Smart

接下来的几年,随着传感器、AI数据分析等技术的发展,G7对于车队管理的水平逐渐提高,后期也不断推出了更多硬件产品。他们不仅可以监控驾驶过程中货车行驶数据,也可以通过摄像头监控司机的状态,例如是否疲劳驾驶等等。

G7硬件家族

G7CEO翟学*曾在公开场合表示,,G7安全管家2.0,预计可以让卡车事故赔付率减少20-30%,并挽救成千上万条生命,G7大数据系统也已经接入超万辆货车。

做到这样的成绩,与G7团队的辛苦分不开。由于是传统物流与新型互联网的结合体,G7的工作相当于将新型互联网产品带到“田间地头”,所以G7研发、交付等人员的工作环境也都相对更“接地气”。

G7研发人员户外调试卡车物联网系统

在向外界解释G7人是如何工作的时候,G7CEO翟学*经常会提到的一个场景是,G7的研发人员在户外一辆货车上光着膀子测试系统:

“大家看到这个光膀子的哥们是我们的项目经理;底下这个人是硬件算法工程师,他在调硬件算法,下面这个哥们是做平台算法的工程师。很明显大家看到这张照片就知道,这不是一天两天或者一下子就可以解决问题的,需要我们一点点持续跟很多合作伙伴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但即便如此,这些车队管理工具,很有些叫好不叫座的感觉。

很辛苦、用户也不少,但如果按照既定的售卖硬件+SaaS订阅付费的模式,一成不变地发展下去,G7这家公司可能会与其他SaaS公司一样——小而美,却做不到大而强。

如何拓展G7的未来想象力,是G7接下来需要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

转机:从管理工具到生产工具

翟学*对钛媒体谈到年一次董事会的场景:“那天股东们都很高兴,他们感觉G7的天花板变高了。”

天花板变高的原因,在于G7拓展了更多商业模式,它的未来想象力更高了——G7在筹划把自己从一个车队管理工具箱升级为生产工具:

“我们最初的业务总的来说是一个管理工具、管理软件,产业的进步是生产工具本身创造的,管理软件使得管理效率提高。但是它不是决定效率的根本。”翟学*说。

于是,G7想把自己从创造管理工具的道路上解放出来,转而创造生产工具。解放了这个思路。

G7在年推出了G7数字货舱,就是G7用创造生产工具的办法来提升货运物联网运行效率的重大开端。换句话讲,G7为了将自己的SaaS系统能够创造更大的价值,自己设计生产了一个硬件产品去适配它。

年3月,G7数字货舱大宗版批量交付

G7数字货舱具备AI量方、智能载重、防侧翻等诸多功能。收费模式采用租赁与购买相结合,车队管理者可以考虑自身情况租赁或者购买G7数字货舱。特别是对与中小车队来说,租赁的模式可以极大减少车队的固有成本性支出。

年3月,G7智慧物联旗下智能挂车品牌G7数字货舱,联合九鼎物流梦驼铃平台、嬴彻科技在银川举办了首批20台G7数字货舱大宗版·智能载重挂车批量交车仪式。

以大宗运输中的煤炭运输为例,偷货、换货、窜货一直是煤炭运输行业的一大痛点。

看似相同的煤炭,质量与价格却千差万别。传统采取人员蹲点的管控方式,不仅耗费大量人力且效率低下,运输途中时常发生违规卸货、以次充好、低价窜货的情况,对货主以及运输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其次是装卸称重过程中的排队等候。传统的地磅称重的方式,由于地磅不可移动,称重时往往需要反复排队过磅,一旦发生堵车,司机的大部分时间都被消耗在排队上、造成时间成本的巨大浪费。

G7数字货舱大宗版智能挂车配备了国内首创的IoT载重监控设备,基于行业领先的AI算法,可通过感应车辆装卸货时产生的物理形变,自动获取车内的货物重量,从而避免车辆在装卸货两端反复过磅,为每趟车节省2-3小时的排队时间;同时,通过载重+位置数据捕捉,实时获取车辆在整个运输流程中所处的状态,实现流向管控、实时称重、载重报警、装卸效率监控、大数据效益分析等智慧化管理功能。

实时载重监控,自动判断装卸事件

G7智能装备业务总裁王晴童表示:“以前,物流企业购买资产,然后购买SaaS服务。而现在,G7将资产服务和智能服务做集成,进行一站式运营,按需付费。这样不仅能让客户体验最新的科技,最重要的是让物流企业现金流需求减少,更好的应对市场变化。”

除了自己身体力行地生产货车上的智能硬件,G7也在将自己的智能硬件、技术输入到垂直行业的合作伙伴中,与他们一起创造生产工具。

当初依靠货运企业租赁“管理工具”,通过订阅物流大数据SaaS收费的商业模式,现在则变成了租赁“生产工具”给货运企业,甚至是通过一整套软件+硬件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来让客户买单。

G7客户中集瑞江便是一家愿意为货运物联网技术解决方案买单的公司。

中集瑞江是港股上市公司中集车辆旗下所属企业,专注在专用车生产,主要提供搅拌车、罐车、自卸车、半挂车等特种车。年3月,中集瑞江正式开始研发智能车。

在智能车内,中集瑞江嵌入了一套车联网系统(RJST-IOT),这套车联系统可以自动生成包括车辆载重、里程、油耗、成本等信息在内的智能报表,并实时显示车辆各模块部件运行情况、核心零部件使用寿命情况,远程调取车辆实时运行画面,行车过程触发的各类安全事件、工作事件等等。

中集瑞江智能罐车模拟图

这套车联网系统其实在G7的数字货舱已经有了很多体现,但这种智能化自动化在中集瑞江所在的特种车领域却刚刚长出新芽。

李天宝告诉钛媒体,在研发车联网系统之前,他的团队已经密集调研了2-3个月才最终定下了智能车系统研发项目。

李天宝对行业的判断最主要的有两点:第一,智能车中的自动化传感系统在特种车领域还是空白;第二,在安全辅助上,很多特种车也已经安装相关系统,但绝大部分是后装。后装的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在使用寿命上有很大的局限性。这给中集瑞江这种前装特种车智能车型留下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年1月,中集瑞江生产的多辆智能罐车已经开始向客户交付,交付的模式是中集瑞江向客户交付智能整车,辅以免费的SaaS系统,方便车主对智能车的移动控制。

这看起来是中集瑞江结合自身场景、利用第三方服务造了一辆车,但实际上在制造行业,这微小变化所引发的蝴蝶效应,使得物联网的价值被进一步凸显。李天宝告诉钛媒体,在货运物联网行业,一般大宗货车的数据各家都有,而中集瑞江的优势,就是利用特种车上的数据,能够为行业提供一些独有的参考。

李天宝给钛媒体看了一张草图,在这张草图上,他清晰画出了对中集瑞江特种车未来在“货运物联网数据价值挖掘”上的一些思路和想法,比如如何让客户利用SaaS上的数据进行运营检测、设备管理、驾驶员行为评判等等。

货运各项数据的线上化已经箭在弦上。

物联网大数据与网络货运生态的深度集成

在SaaS智能管车、智能装备等管理工具和生产工具的双向加持下,G7通过网络货运平台已经连接了货车与司机在运输过程中的全流程数据,实现了交付与交易的线上化。

在交付线上化上,G7将传感器装到了货车上,在网络货运平台上做车货匹配,以此沉淀下来了信息流数据;而承运人、托运人在网络货运平台上形成的运营单,沉淀下来了业务流数据;在交易线上化上,客户在G7上形成收、付款沉淀下来了资金流数据;G7作为网络货运平台还需要帮助承运人向货运人开发票,这也沉淀出了票据流数据。

G7将这合称为“四流合一”。

G7网络货运平台的四流合一

在这“四流”中,由于信息流和业务流给G7沉淀下来了很多用户,基于此形成的货运生态,给G7拓宽资金流提供了基础。比如针对万辆车的司机后市场,G7推出了商城消费系统卡车宝贝,通过G7卡车宝贝,司机可以实现整个后市场,例如尿素,润滑油,维修保养,轮胎等一系列的线上化结算。

G7数据显示,目前车后市场每辆卡车平均年消费60万元,其中油气费用消费占到48%、轮胎消费占到11%,车贷消费占到19%,如果G7能够将目前的万辆车全部使用G7卡车宝贝,理想情况下,平台上每年产生的消费金额将超过1万亿元。

另外,G7也推出了一号卡业务,司机可以通过电子卡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