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振兴发展谱新篇聚焦红色辽宁赓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家比较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

沈阳,铁西,中国工业博物馆。

走进这里,仿佛推开了尘封的历史之门,穿越到那个“火红年代”。

第一炉钢、第一架歼击机、第一台自主研发的通用型普通车床……这里记录着辽宁创造的新中国工业史上多个第一。

孟泰工作法、马恒昌小组……这里讲述着从辽宁摸索出来加快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先进技术。

全国第一张境外上市的股票、全国率先试点资产承包责任书、全国第一“破”……这里张贴着辽宁在市场大潮中敢闯敢试的创新实践。

辽宁被誉为“共和国工业长子”“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是公认的中国工业奠基地之一。

从时间看,辽宁工业恢复早于全国,并成为全国范本。

年11月,*中央决定,解放后的辽宁首要任务就是恢复*工生产,为支援全国解放提供保障。

恢复工业生产,首先遇到的困难是缺乏机械零件和各种器材。许多百姓把存入自家的、生产急需的器材和零件,主动无偿献给工厂,在各地掀起了“纳献器材”的热潮。

仅3个月,沈阳、鞍山、抚顺、本溪、阜新、辽阳6个城市和沈阳铁路局的职工们就献交了器材87万余件。

那段时光,厂子就是工人们的家。

在辽宁省统计局编写的《辽宁奋进四十年》中,清晰地记述:年,辽宁工业总产值占全国比重的8.51%,到了年占全国比重达12.7%,共拥有工业企业户。

从贡献看,辽宁曾撑起全国工业体系的“半壁江山”。

“一五”计划时期,被称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基之战”的个工业项目,有24个落户辽宁,这里为新中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立下卓越功勋。

年,全国15.4%的电力、16.1%的煤、59.6%的铁、70.1%的钢、70%的硫酸、78.1%的硝酸、39.1%的水泥、8.3%的棉纱、10.5%的纸,都来自辽宁。

当时,辽宁一家企业的“三大工程”建设,竟时刻牵动着中央领导的心。

年12月,毛泽东同志给鞍钢“三大工程”开工典礼致贺信:“鞍山无缝钢管厂、鞍山大型轧钢厂、鞍山第七号高炉的提前完成建设工程并开始生产,是年我国重工业发展中的巨大事件。”鞍钢成为全国第一个大型钢铁基地。

钢铁为工业生产提供基础保障。“那段时间全国生产不了的机械零件、铸造件,都要送到辽宁来制作。”中国工业博物馆研究室主任王彤介绍。

“当时全国机床工业布局中,有18家机床厂,其中前四个都在辽宁。”王彤表示,在年发行的两元纸币正面印着的图案,便是沈阳第一机床厂生产的C-1通用机床。

不仅机床,第一台大型起重机、第一架歼击机、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第一个世界第五代钻井平台、第一台造纸机……都是辽宁造。

当时辽宁还崛起了全国最早的化学工业基地、亚洲最大的锌冶炼基地等工业摇篮。培育出国内首家有色金属冶炼厂、国内最大盐化工厂、最早保温瓶厂等一批当时中国制造的头部企业。

除了产业优势,辽宁还拥有着独特的财富:技术工人。

新中国成立之初,人工是主要生产方式,技术工人的能力,决定了产品的质量。

年末,辽宁共有工业职工95万人,占全国总量的17.82%。也就是说,当时每五个中国工人中,就有一个来自辽宁。

辽宁工人有力量。

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题为《燎原的火焰》的通讯文章,介绍了沈阳第三机器厂车工赵国有用2小时20分钟生产一个塔轮,打破最快纪录的事迹。以此为发端,在全国迅速掀起了创造生产新纪录的浪潮,仅年9月至12月,东北地区就创造了新纪录项,改进技术项,提高生产率32%。

辽宁工人有情怀。

大国初建,百业待兴。辽宁的人才、设备、技术,都是全国各地急需的。于是,辽宁开始了对全国多个地区、多个工业行业的无私援建。

从20世纪50年代部分工厂的北迁,到六七十年代支援“三线”建设,大批辽宁骨干走向全国。据统计,年至年,仅沈阳向全国输送的中高级人才就达40万!

辽宁工人有闯劲。

“改革开放以后,辽宁为加快中国企业现代化进程贡献了很多第一次。”王彤介绍。

年,沈阳电缆厂在全国率先推行资产经营承包责任制,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升,也为全国这一改革作出了示范。

年,金杯汽车向社会发行总价值亿元优先股,开创了全国企业所有制改革之先河。

如今,辽宁的高质量发展与全国同频共振,步伐更加铿锵有力。

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辽宁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辽宁老工业基地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新一轮振兴发展也要靠实体经济。”“要下决心振兴辽宁工业,再创辽宁工业辉煌。”

辽宁工业,既是物质积淀,也是精神传承。多年来,辽宁道德天空星光璀璨,工业领域涌现了孟泰、王崇伦、尉凤英、郭明义、罗阳等一大批响当当的全国劳模、英模,他们以同样的精神内核,引领着时代风尚,树立起价值标杆,凝聚无穷力量。这一“基因”,也必将激励辽宁人在新的征程上创造更大辉煌、作出更大贡献。

眼下,万辽宁儿女正全力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这既是辽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发力点,也是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突破口。

记者孙大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