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第三次发掘:彩绘俑战车武器均现身_文化考古_雅昌新闻
13日下午1时,兵马俑一号坑进行第三次发掘,在T23号探方,发掘人员身着统一服装,脚穿平底鞋,走进了发掘区域。在现场看到,考古人员有的用铲子、毛刷等工具细致地清理发掘,有的仔细绘图,有的喷水保持土壤湿度 因为该区域在第二次发掘时已经进行过清理,部分文物已经露面,昨日经专家细致清扫、发掘后,陶俑、陶马、兵器、战车、彩绘 纷纷露面,伴随着发掘的持续,专家推断,惊喜将会不断呈现。 历史:曾有过两次发掘 此次发掘的兵马俑一号坑是三个兵马俑坑中最大的一个,东西长230米,宽62米,距地面深约5米,总面积达14260平方米。 秦兵马俑博物馆馆长吴永琪说,自1974年一号坑被发现以来,历经两次大规模发掘,第一次发掘2000平方米,先后出土木车8乘,陶马32匹,各类陶俑1087件,还有大量的兵器和建筑遗迹。1986年考古专家对一号坑的中部和北部进行第二次发掘,面积也达2000平方米,后因故中途停止。 疑问:缘何现在发掘? 时隔20余年,一号坑缘何今年要进行第三次发掘,吴永琪解释说,目前仅发掘了一号坑东段的局部,而中部和西部陶俑的排列、兵器的配备、战车的设置等情况,都需要进一步的发掘工作来说明;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说,要弄清兵马俑、战车数量的绝对数字,第三次发掘也势在必行。 而另外一个原因则是,一号坑进行第二次发掘后,已经暴露出来的兵马俑等考古遗存,由于受到了阳光、灰尘、潮湿度等因素的影响,这样的环境不利于文物的保护。 预期:博物馆有个五年计划 昨日正式发掘的区域位于一号坑北部东段的T23号探方区域,共涵盖一个边洞(编号G11),三个隔墙(编号为Q8 10)和三个过洞(编号为G8 G10)。这些编号是如何编排的呢?据了解,考古专家将一号坑共划分为27个探方,因为一号坑从南向北共有10个隔墙,隔墙中间的过洞站立着兵马俑。根据博物馆制订的五年计划,预计T23号探方区域将近一年完成发掘,五年左右将完成一号坑的北侧约2000平方米的发掘。